新增工作岗位越来越少,拿着简历满大街跑的毕业生越来越多,口袋里面的钱越来越少。在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之前,学会省钱不失为一种“过冬”的好办法。
1、出门乘车尽量选公交,地方远了早点上路,宁可多花点时间,也要减少乘坐两元地铁的次数,努力发扬“公交优先”的优良传统。何况在公交上可以抽时间看些平时没时间看的书,没准还能搭上一个不错的MM,何乐而不为呢。
2、尽量少在外面吃饭,努力做到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。要吃饭也要尽量不让自己掏腰包(GF除外),多学一些蹭饭的技巧,蹭一顿是一顿。多吃路边小馆五元的面条,少吃丽华八元的套餐。
3、衣服方面,压制自己的购买欲望,不是有句老话么,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碰到超市商场大减价,一定不要放过,见到实惠称心的就买,前提是自己需要。
4、周末多去潘家园之类的旧货市场转转,没事了淘几本喜欢的旧书,那里面一两元的书多的是。趁机既可以锻炼身体,又增长见识,说不定那天老天有眼,碰到一件好货,转卖个大价钱。
5一个人在外地,免不了租房,可以选择一些离市区比较远的近郊,地铁沿线,跟人合租也能剩好多钱。还有一种,就象我,既不想在郊区,还不想跟人合租,还想在市区三环旁边,地下室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6、电子产品少买,要买也要买便宜点,比如说ipod,选择iPod shuffle就很不错了,用不着touch/nano/classic这些昂贵的家伙。 今年准备采购一台笔记本,看来有些悬。
7、家里面的用电器,能不开,就不要开,尤其是大功率。上个月我用了47度电,很纳闷,在学校也用不了这么多。一检查,原来是电灯泡惹的祸,100瓦。马上去超市买了一只5瓦的换上,这个月用电量明显下降。